5月15日,《海门日报》在A2版刊登了评论员筱玲撰写的评论文章《涵养“小家”家风 支撑“大家”文明》,这期“东洲论坛”的评论员文章值得一读。
文章标题格外醒目工整,一句话十二个字,前后各用了一个动宾式的短语,“涵养”对“支撑”,“小家”对“大家”,“家风”对“文明”。结构对称,干净利落。读起来朗朗上口,不失为政论文中的好标题。
整篇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脉络层次分明。
文章开头从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的背景入手,开宗明义提出“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又从家教家风首次出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情况引入,顺理成章地摆出了全文的中心议题“——应坚持涵养‘小家’好家风,支撑‘大家’好风气。”让读者初步明晰了家庭家风的重要性。
接着,作者分析问题,为了证明涵养“小家”家风,支撑“大家”文明的中心论点,在以下三个段落中各用一个首领句作为中心句摆出了分论点,以“好家风助力个人成长”“好家风孕育文明家庭”“好家风涵养好国风”三个排比段层层论证中心论点,使读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理解认知了好家风的翔实内容与非凡意义及深远影响。
最后作者以小见大,把家庭、家风上升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牵连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的高度去认识其重要性,并号召大家守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小家”力量助力“大家”前行。呼应文题,既富感染力,又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还需一赞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时,所运用的事实论证与对比论证方法很是老道。比如用《道德经》中的智慧,用抗战时期“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民谣,用“孟母三迁”的典故等事实论证好家风的助力个人成长的作用。用“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等对比论证使读者对家风的好坏优劣得到了很好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众多受众正确形成三观,提升自己的正能量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