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海门市广播电视台 苏ICP备05086090号 苏公网安备 32068402000000号 地址:海门市闻海路2号 邮编:226100 电话:0513-82212551 技术支持: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 |
读者爱看实在的热点报道 | ||||
| ||||
| ||||
6月4日,《海门日报》在社会版登载了两位通讯员撰写的《永平村13位老人当搬运工将六十余亩油菜秆背离田间》的报道。读罢全文,笔者觉得这是一篇读者所爱看的实实在在的“热点”报道。 从标题看,新闻涉及的是当前社会农村中如何处理整治油菜秆的热点问题。标题概况了新闻中的相关要素:地点——永平村;人物——13位老人;中心事件——老人们当起搬运工,将六十余亩油菜秆背离田间。 粗看标题,新闻的主要内容就会一览无余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又由衷的为老人们所用的土办法解决油菜秆的去向问题而点赞。 作为主流媒体的《海门日报》及时发现与组织这样报到,很具有典型指导意义,抓住了时下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 报道采用倒叙、插叙、顺序的形式展开,结构层次清晰。 开头用年近八旬的姜奶奶的感激之举当面对悦来镇永平村一群老人手捆油菜秆后用肩扛离田间的做法表示赞许,“群体形象”赫然矗立。 简明的语言插叙了永平村劳动力严重短缺,永平村集体经济不富裕,大面积秸秆的处置难题。为下面新闻主体引出打下伏笔。 顺序写法,较为详细地报道了13位老人忘我参战的经过。他们戴小红帽,穿红背心,将60余亩的秸秆用自己的肩膀运离。 文中把老人们比作“老法师”,又把他们肩背秸秆抢运比作当年革命战争年代义务支援前线的民工,实实在在的赞扬了“他们不图报酬,只想为秸秆焚烧工作出一份力”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最后,笔者想就两个方面也与新闻作者商榷。一是标题虽然交代了新闻的诸多要素,也算一览便知新闻的中心,但从题目的言简易明角度可否改为“永平村13位志愿者乐当油菜秸秆搬运工”?二是文中有一句“他们就把一捆捆秸秆用自己的肩膀逐一背到大路边”,背到大路边之后怎么办? |